【导读】王夫之,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王夫之
1.简介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2.思想主张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1)天自然无为
王充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他认为万物是由于物质性的"气",自然运动而生成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生物间的相胜是因为各种生物筋力的强弱、气势的优劣和动作的巧便不同,并非天的有意安排,天不是什么有意志能祸福的人格神。
(2)天不能故生人
王充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物也;物,亦物也”,这样就割断了天人之间的联系。他发扬了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3)神灭无鬼
王充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于他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认为人死犹如火灭,火灭为何还能有光?他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
(4)今胜于古
王充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他认为汉代比过去进步,汉在“百代之上”,因为汉在“百代”之后。这种见解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
3.著作
(1)《论衡》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2)名句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才有深浅,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
习题
1.王充认为:“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这主要是批驳( )
A.佛教的“因果报应”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道教的“长生不老” 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2.王充写《论衡》主要是反对当时的( )
A.鬼神迷信思想 B.道教长生不老思想
C.佛教因果报应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3.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话的是 ( )
A.扁鹊 B.荀况 C.王充 D.范缜
【参考答案】1.B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