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陕西分校陕西教师考试网同步陕西教师考试网现将:陕西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说课稿(2)详细信息公布如下!如有疑问请加【2020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陕西华图官网(//sn.huatu.com/)或关注陕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nhuatucom) 【点此立即关注】,咨询电话:400-078-6677,还可以微博上@陕西华图哦!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6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元素周期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培养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是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教学难点是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二、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分析学情是十分必要的。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镁、铝、铁、硅、氯、硫、氮等八大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碱金属、卤素;初步了解了原子结构的理论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教师对初中教材大纲的把握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导致了高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也深浅不一。同时高一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喜欢挑战,在课堂上应采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讨论法,设置层层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的来选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并鉴于本课题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实验涉及少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指导学生阅读与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以进行学法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法选择可以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对于教材、学情和教法学法的分析,现在说一下说课的主要环节即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迁移导入,引发思考
开始新课之前,我从时钟转一圈,地球的自转、公转引出周期,从而引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周期呢?这样的迁移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精力,从而自然的导入新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这一部分共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探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利用科学探究中的表格,让学生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会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原子序数大于18的元素进行研究同样会发现此规律,从而揭示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接着提出问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元素性质在哪些方面也呈现出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结合书本师生共同总结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化合价、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概念。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能够突出重点知识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环节:探究元素化合价的递变规律。利用课本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什么样的变化?启发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预测18号以后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这样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
第三环节:探究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预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因而半径依次减小。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中的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示意图进一步验证推理。
第四环节:探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首先让学生预测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待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组织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会参与其中,对学生的思考和难题及时进行点拨,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共同总结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引导学生找出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得判断方法。并通过两组对比试验Ⅰ:钠、镁与水的反应;Ⅱ:镁、铝与酸的反应,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这一结论与前面的推论一致。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抽象得出结论Si到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推论也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实验验证对这一抽象知识点了解更加深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环节,我会让学生阅读书上17-18页内容,我会进行指导,进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做课后习题,及时查缺补漏,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由于本部分知识特别重要,需要及时巩固消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及早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补救。
(四)师生畅谈,总结归纳
在小结环节,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便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五)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重要地位,布置一个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回去查找资料,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这样的作业布置,既复习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又从课堂迁移到生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扩展学习视野。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将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将教材内容中关键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则;每个电子层不超过2n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二、元素周期律
项目 | 核外电子排布 | 原子半径 | 化合价 | 元素的金属性 | 元素的非金属性 |
横行 | 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 递减 | 递增 | ||
纵列 | 电子层数递增 | 递增 | 不变 | ||
行与行之间 | 周期性变化 | 周期性变化 | 周期性变化 |
——相关阅读——
考试资讯:2021陕西教师招聘公告|教资招考信息汇总| 陕西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汇总
历年信息:历年教师职位及分数线查询|历年教师考试试题
(编辑:西安华图)
    以上就是有关陕西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说课稿(2)的详细信息,更多有关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点击查看//sn.huatu.com/jiaoshi/kaoshi/,更多资讯请关注陕西教师考试网/陕西特岗教师考试网(//sn.huatu.com/)
贴心微信公众号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陕西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说课稿
下一篇:陕西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历史说课稿
陕西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