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是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仍是困扰陕西发展的大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骤增,人类活动扩大,多种因素促成陕西省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到群众生活并制约着陕西经济的发展。
陕西省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人口3600万,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是西北地区较为发达的省份。
1.地质地貌
陕西俗称三秦大地,是在地史期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第j纪末的喜马拉雅运动以及随后数千万年间地球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三秦大地自北向南分称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盆地、陕南秦巴山区。
北山是陕北高原与关中的分界,秦岭是关中盆地与陕南的分界,秦岭分水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也是我国的南北分界。
三秦大地不仅地貌各异,其自然环境、物产资源和历史文化风貌亦各不相同。
2.河流
陕西境内分布着大小583条河流。黄河是秦晋两省的界河。黄河流域在陕西境内有大小支流385条,流域面积12,3 301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5%。其主要支流有:渭河、泾河、洛河、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延河等。洛河、泾河汇入渭河后,渭河则成为黄河的最大支流。这些河流丰枯变幅大,暴涨暴落,含沙量高。
秦岭分水岭以南属长江流域,分布河流200余条,流域面积72 265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其最大支流是汉江,其次有丹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系。这些河流多从山谷流出,河床狭窄,比降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3.陕西气候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关中平原到陕北南部属暖温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温带。与此相对应,陕西自南向北,降水量和温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太阳辐射量则自南向北增长。
陕西的年平均降雨量为653毫米,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降雨量不稳定,区域性差别大,由南向北递减,由秦岭山区降水量800~1000毫米,至陕北榆林的降水量为324毫米(陈明荣,1983);降水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匀,6、7、8、9四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
陕西全省年平均蒸发量为1608毫米,为降水量的2.46倍。
4.陕西省的自然资源
(1) 水资源 陕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4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20亿立方米,地下水165亿立方米,两者间的重复量约为143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90立方米/年,亩均水资源量为850立方米/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国的54%和42%。
(2)据统计,陕西省已发现的各类矿产136种。探明矿产储量包括:有色金属14种,黑色金属5种。非金属矿产40余种以及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矿等。陕西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79亿~88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平均每平方千米拥有的矿产资源潜值4093万元,居全国第二位。
在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中,陕两探明储量居前列者有:石灰岩列全国第一位.天然气第二位,煤第三位,金矿第六位。煤矿产中,神府煤田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其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高热量的优质特性。其他居全国前列者还有钼、锶、铼矿及一些非金属矿产。
推荐资料:
2015陕西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365428999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81295670
点击查看:2015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课程
点击查看: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课程
贴心公众号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陕西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