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13:46 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sn.huatu.com/guojia/ 作者:西安华图 来源:陕西人事考试
国考公告发布当天,来华图听峰会
在从河南信阳开往武昌的火车上,孙海岩拿出手机,“浙江公务面试帮帮团”Q Q群响个不停,群友目不暇接地报出各自分数。孙海岩鼓起勇气点开浙江人事考试网公务员考试查分页面,138 .9分,第一名!激动了几秒后,孙海岩毅然决然地拿出第二天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的准考证撕成碎末。他撕碎的,是8年来的第63张公务员准考证,在他看来,也是他最后一张公务员考试准考证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北京青年报毛建国: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考公务员当官上,那这个社会很难说完成了转型任务。我们不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个体的选择上,而更应该关注的是,公务员这个行业为什么吃香,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吃香。放眼全世界,公务员都是一个相对不错的职业,只是到我们这里,问题在于吃香得有些过分。这是我们希望的,也是当前正在推进的,那就是不断通过制度建设,让公务员这个行业逐渐变得平常化。
还有必要看到,那些有着公务员情结的人未必“长戚戚”,都是为了稳定舒适而来。孙海岩称“公务员是我的信仰”,其信仰观,不应该被冷嘲热讽。事实上我们也的确看到,在公务员群体中,很多人有着自己的信仰,他们渴望通过从事这份职业,能够为社会多做一些事,并且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信仰观值得尊重,也值得鼓励。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为着这样的信仰选择当公务员,这个行业将会越来越呈现出我们喜欢的现实模样。
不管怎样,连续62次考公务员不应被嘲笑。就当前来看,我们更应该关心公务员这个行业。更应该在意在当前社会,公务员这个行业有没有压倒一切的吃香?我们已经看到,在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的推动下,这个行业越来越流露出正常模样。如此,吸引一部分青年人,并不值得担心。
@新华每日电讯王聃:如果将孙海岩的故事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分析,我们能有新的理解。从2009年到2016年,报考公务员出现了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尤其最近两年来,由于种种来自顶层的政策改革以及约束力度的加强,公务员群体的灰色收入空间正在被挤压,公务员辞职也变得越来越不算新闻,其中甚至不乏一定级别的官员。由此来对比,认为孙海岩坚持报考体现了他甚至是公众对公务员的病态性追求,就难免有些言过其实;至于其他由此衍生出来的结论,也难以自圆其说。
厘清了这些,再来看孙海岩“8年考公务员62次”的经历,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譬如新闻中提及,孙海岩出生在豫南某国家级贫困县一个小乡村,小时候,驻村乡干部张峰经常住在他家。年轻的张峰为乡亲们讲政策、断纠纷、跑手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幼小的孙海岩似懂非懂,却把人品正、口才好、乡亲赞的张峰当成了偶像。如果依此来分析,“8年考公务员62次”是不是更像一种基于偶像情结的追求?倘若真如是,它不仅不应被指责,反而更像励志的佳话。
不要对“8年考公务员62次”高蹈地抒情,也不要从成见出发,来判断一个鲜活个体的现实选择。如果承认社会是多元的,那么就应当允许“8年考公务员62次”的存在;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宽容的,那么对于孙海岩,就不应该把目光只停留在“8年考公务员62次”,而更应该听懂他所说的“不建议大家搞这么长时间的持久战,但我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如何来看“8年考公务员62次”?最重要的仍是要回到具体的“人”,回到个体的选择。
@长江网郭元鹏:8年,将大量时间用到复习、考试上,这究竟是为了心中理性,还是为了所谓的理想失去了理智?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更应该知道什么是生活,更应该知道担起肩头的胆子,更应该知道什么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只要有真才实学,在社会上能饿死吗?北大学子卖猪肉能发家,清华学子卖蔬菜能致富,孙海岩的选择也可以更多。可以找一份普通工作,享受早九晚五的幸福。可以跟着家人做点小生意,找寻快乐。可以依靠自己的才学自力更生。遗憾的是,坚持8年,连报考费用都是家里承担的,这又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他?人生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如同行尸走肉。但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编织的理想里,如此这般理想也就变成了不着边际的梦想了。有的时候执着是好事情,有的时候执着也就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了。
8年几十次报考公务员都没有成功,是不是也可能意味着公务员这个岗位并不适合自己,和自己无缘?为梦想而坚持是好事,但是也应该知道为现实而放弃,这才是理智的人生。
华图解析:最近两年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略有下降,但是公考的热度依旧没有多大变化。一是,公务员职业的优势,稳定且有保障;二是大众的“官本位”思想,赋予了公务员神圣的色彩。孙海岩坚持8年的公考路,想必也逃不过这两个原因。
对于孙海岩这种“公务员梦想”,虽然很多人觉得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无奈和对体制的渴望,但,不得不说,这又何错之有呢?从这位“公考狂人”联想到“高考钉子户”,他们同样偏执,有自己的“梦想”,不论初衷如何,这既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损害他人,于情于理也是不应该受到苛责的。
有人认为人的一生就应该“折腾”这样才能活得精彩,可也有人认为吊死在一棵树上活得狭窄。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是一种人生经历,所以,对于孙海岩的经历我们更多的理性看待,正所谓人各有志,对于别人的人生我们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力。但是,他的“信仰”不应过多的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信仰”也不值得推崇。只能说,随着公务员改革和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和公务员群体,公务员的诱惑力在慢慢减少,而责任却在逐渐增加,这正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推荐资料: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46727088
点击查看:在线做题,先人一步
点击查看:2017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编辑:西安华图)
下一篇:没有了
华图在线APP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