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社区考试公基 - 中国古代选官制
2018年陕西省社区考试公告即将发布,通过对历年社区考试真题进行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政治选官制度比例有所提高。为了更好的备考社区考试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高频考点梳理。
选官制度分类
选官制度 | 主要时期 |
禅让制(王位) | 五帝时期 |
世袭制(王位) | 夏商周 |
世卿世禄制 | 西周 |
军功爵制 | 战国 |
察举制 | 西汉 |
九品中正制 | 魏晋 |
科举制 | 隋朝创立:隋炀帝;清朝废止:光绪帝 |
一、王位继承制度
1.禅让制: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这种让位称为“禅让”。
2.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世袭制从大禹三让天下而不能成,“禅让制”终结,以分封建国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世袭制正式确立。
二、选官制度
1.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合称。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的时候。
2.军功爵制: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是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3.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4.九品中正制度: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该制度看重家势、行状、定品,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5.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真题回顾】
1.“一举成名、雁塔题名”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代戏曲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科举制。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编辑:小静)
贴心公众号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陕西华图教育官方微信